自工程完结这个概念要追溯到丰田佐吉发明G型织布机开始,这是佐吉一生中最重要的、堪称是划时代的发明,是他在1896年(明治29年)完成的“丰田式汽动织机”。他发明的这台织机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而且与以往织机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4台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同时,在质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改进,这台织机织出的布料质量之好、以及织机本身的可靠性之高无不令世人瞩目,很快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这项发明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纬线断线自动停机装置”,装有这种装置的织机当纬线发生断头儿时能马上自动停车。直到100年以后的今天,这种装置仍然被大型织机所延用,足以看出佐吉这项发明的影响的深远程度。而正是这种“一旦发生次品,机器立即停止运转,以确保百分之百的品质”的思考方式,形成了今天丰田的生产思想的根基。
可以说自从丰田的创始人开始就把品质第一,客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了产品中去,后来丰田喜一郎提出要把客户的需求融入到产品中去,在制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监控品质。后来丰田英二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发展,提出:“检查的理念是不需要检查”,也就是说如果在制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确保产品的品质那就不再需要检查。
所以自工程完结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来总结——作业者在作业时还有作业完了时,作业结果的好坏可以自行判断。从层次上来讲述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的完结:部品完结,构品完结,功能完结。
部品完结,用次要部品固定一个主要部品,连接接合部,在工程内进行此项作业的同时,要在该工程内确认部品的组装状态,以保证品质。主要涵盖主要部品(发挥机能的部品),次要部品(用于固定、保护主要部品,或者具有补充机能的部品);
构成品完结,在组装构成品内全部部品的同时,组装完毕后确认品质,以保证品质;
机能完结,在组装同一机能系内全部构成品的同时,组装完毕后确认整个机能总成品的组装状态,以保证品质。
它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
要素1(作业者/直接的自动机器也包含在内):
?作业者对自己作业相关的知识以及技能接受充分的教育、能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备、工具,或作业对象的产品有异常时进行正常的判断;
要素2(被加工的产品)
?产品应当被正确地加工组装、一旦有异常,从构造上要很明显地让人能识别,(还有、正常作业完了的时候能够知道)以及精度是否在基准(规格)的方位内很必要;
要素3(设备/治工具)
?在使用设备/治工具时的加工组装精度以及可靠性要以设计中心为目标进行校准。
要素4(工程设计)
?有无会引起误品/欠品/工序飞出等、作业者的失误的要素、复杂度等都是评价对象
以上四个要素是自工程完结的基本要素,对于现状进行评估后,不满足条件的标准要给予完善。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