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的40条发明原理的相互关联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关联可能是相似性关联,也可能是对立性关联。了解各原理之间的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应用原理,也有助于更好发挥创新思考中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当av十大软件充分地理解了前面曾提及的分解与组合思想在不同原理上均有所体现这一观点后,就可以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考虑同时采用多原理以实现多方式、多方向分割的可能性问题。下面将原理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讨论。与前面的解释类似,这里所给出的只是部分分析,只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发明原理的相似性关联问题
创新原理中的相似性关联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型:①原理之间存在部分重叠;②原理的基本出发点、对资源应用的考虑基本相同,但由于思考方向的不同而引起了原理外延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类比,同一原理可以与其他原理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相似性,下面举数例说明。
1)NO.9预加反作用、NO.10预操作、NO.11预先防范原理的思考关键点在于“预先”,也就是说为实现预定的功能目标有些动作是应该或可以预先完成的,而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如何去划分动作以及划分什么动作。其实,NO.16未达到或超过作用原理也有类似的含义。
2)NO.31多孔材料和NO.7套装原理都涉及了对内部空间(空穴)资源的运用。这两个原理还可以作延伸思考,比如说如何合理地应用内部空间(空穴)?这将涉及其他的发明原理。
3)NO.27低成本替代和NO.34抛弃与修复原理均给出了“只要成本合适、系统可以被全部或部分地抛弃”的提示。而从成本角度考虑将发现更多体现这一思想的发明原理。
4)NO.5合并/组合、NO.6通用/普遍性、NO.7套装、NO.40复合材料原理均提示了对功能和结构进行组合的考虑。
5)NO.18机械振动、NO.28机械系统的替代、NO.29气动与液压结构等都提示了所采用原理中的修改含义,其中NO.28机械系统的替代所涉及的范围更大,实际上可将其余两个原理包含在其中,而NO.30柔性壳体或薄膜也可以看成某种修改性实现原理。
6)NO.33同质性、NO.35材料性能转换、NO.36相态转变、NO.37热膨胀几个原理均指出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某些性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其中也体现了原理间的相互包含;而NO.30柔性壳体或薄膜和NO.33改变颜色也有类似的含义。
7)在NO.14曲面化、NO.17维数变化原理中,空间思维的扩展是其所提示的,直线→曲线、平面→曲面显然包含着与维数变化的理念。
8)NO.23反馈、NO.15动态化原理。表面来看,反馈与信息相关而动态化则与适时的操作和改变有关。但在许多情况下,作为一个解决方法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如在适时动态以及在动态的度上的相关性。
9)NO.25自服务、NO.34抛弃与修复原理存在部分的重复,后者的自动“修复”(又称“恢复”)实际上就是自服务的体现。
10)NO.1分割、NO.2抽取、NO.3局部性能原理都体现了某种形式的分割思想,由于在前面对“分解”已作了详细分析,就不再重复了。
与原理的相关性有关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希望读者能作为练习自行给出。
通过对原理的理解和总结,获得适合于自己的思考方法。
二、发明原理的对立性关联问题
TRIZ的发明原理除存在相似性关联以外,还存在对立性关联。也就是说,在所有的原理中,许多原理提供了完全相反的操作提示。上述现象有时会带来思考方面的困惑,但这恰恰说明了“创新无定法,需要多方位思考”这一事实。
发明原理的对立性关联有两种形式:①完全相反的提示出现在不同的原理间;②同一原理之中包含完全相反的提示。同时存在两种形式的对立性关联的事实有些令人费解,较为合理的解释与相似性关联中的原理间包含类似,即:发明原理的提出除了指明思考的方向以外,还具有突出某种思考的含义(如逆向思维)。在TRIZ的发明原理的应用中,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思想并学会如何融会贯通。
1.同一原理的对立性
所谓同一原理的对立性是指某些原理本身就具有双向的含义。在40条发明原理中,有些原理的双向提示是明显的,有些则需要进行一些拓展性思考。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1)NO.4不对称原理提示将对称的物体形状改为不对称形状或增加不对称的程度将有可能产生创新解,而事实该原理在机械设计中是经常被反向使用的,即增加对称性。典型的例子如,行星传动中行星轮的布置通常是对称的以减少惯性力对系统的影响。TRIZ对“不对称”的强调可理解为“由于在现实中对‘对称性’强调过多,而适当地反向使用将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NO.8重量补偿/互消原理的正面提示为抵消物体的重量,但其反向提示也是有用的。例如,船舶中的压舱物;F1赛车中为了保证赛车的下压力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在高速时抓地力不足而设置的前/后定风翼。补偿在这里的理解应该是双向的。
3)NO.16未达到或超过作用原理的双向性提示是明显的,但决定在后期是增加一点还是减少一点则是需要思考的。
4)NO.34抛弃与修复原理中的“抛弃”和“修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因为后者显然具有重复使用的含义。
5)NO.17维数变化原理的正面提示是在更多的维度上思考问题,但维度的减少也可以带来系统创新性的改变。如有效地减少了硬连线的印刷电路板,而越来越频繁使用的印刷元件,从某种意义就采用减少维数的思维方式--从三维空间变成了平面。
6)NO.13反向原理似乎不能作为一个自身给出对立性提示的原理,但在其中实际隐含了可以不反向的思考。
TRIZ中没有明确给出“正向”或“负向”改变的原理很多,如NO.36相态转变原理、NO.18机械振动原理等,读者可自行分析。
2.不同原理间的对立性
所谓不同原理的对立性指的是在40个发明原理中的某些原理之间存在着的对立性,其中有NO.1分割与NO.5合并/组合,NO.38强氧化与NO.39惰性环境等存在明显对立性的原理对,也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对立性的原理对,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1)NO.3局部性能与NO.12等势性、NO.33同质性。前者意味着性能的不均匀和局部的强调,而后者则要求均匀和裕度的相等。
2)NO.20连续性工作与NO.19周期性作用、NO.21快速动作。前者要求不间断的、均匀的动作,而后者是间断的、也可以是突变的。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