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一个踏板,每踩一次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就会落下少量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如果大猪踩动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博弈论例子。
“智猪博弈”告诉av十大软件,谁先去踩这个踏板,就会造福全体,但多劳却并不一定多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争着做那只坐享其成的小猪。“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三个和尚都想做“小猪”,却不想付出劳动,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后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利益。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有一些人会成为不劳而获的“小猪”,而又另一些人充当了费力不讨好的“大猪”。显然,“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情况并不是小猪和大猪的“素质”造成的,也不是小猪和大猪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是这个猪圈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有3个:
1、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
2、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3、踏板踩踏的难度系数与食物的对应关系。
基于以上3个指标,av十大软件试图改变一下游戏规则,看看效果如何:
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导致大猪小猪都不踩踏板了。小猪踩,大猪会把食物吃完;大猪踩,小猪会把食物吃完。这意味着谁踩就给另一方贡献食物。
减量方案,在某些企业是存在的。十大污的软件者的初衷是好的,原来没有绩效考核,导致要么大锅饭,要么“小猪躺着大猪跑”,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有了减量方案,把原来员工的工资,硬性分出一大块来做绩效考核,完成所有绩效可以拿满,少完成就扣钱。这就类似让大猪小猪都吃不饱,或者说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吃饱,那么大猪小猪都会跑起来吗?结果事与愿违,大家选择“消极怠工”。
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谁想吃,谁踩,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这样,大猪、小猪不会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进入了物质极端丰富的各取所需的时代。
增量方案,在某些公司也是有的,这有些类似在提高待遇时的“普调”方案,或者类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方案。这种方案,十大污的软件者的初衷是通过提高待遇促进大家更加努力的工作,无奈,因为没有竞争,导致整体绩效得不到提高。况且,这样的绩效考核方案,需要十大污的软件者付出较高的成本支出。
减量不行,增量亦不行,作为十大污的软件者,什么样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才能够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呢?这个猪圈中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如何设定才能够达到av十大软件的目标呢?
1、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相当于av十大软件在绩效考核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工作量、工作效果与绩效激励之间的对应关系;
2、每次落下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相当于激励的方式以及激励的“量”。大猪和小猪的“口味”不同,“食量”不同,吃了相同的食物所产生的“满足感”也大有不同;
3、踏板的设置:大猪、小猪如何踩踏板才能得到食物?踩多大的力度?是各自踩还是某些环节需要共同配合才能踩?踏板的踩踏难度是否需要根据大猪小猪的实际表现进行提升?
那么av十大软件发现,最直接的方案是:将踏板设置在投食口附近,踩踏板的可以优先吃到食物;投食口中投放的食物根据大猪、小猪踩踏板的力度投放不同口味和量的食物,但每次仅够一猪一次性食用;踏板的踩踏难度会随着大猪小猪踩踏技术的提升而增加;投食口投放食物有时需一只猪踩踏,有时需要两只猪合作踩踏,当然合作踩踏可以共同分享一餐丰盛的大餐……
以上这个有趣的“智猪博弈”,向av十大软件揭示出一个绩效考核与激励过程中的浅显道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是团队的整体绩效得到提升。
本文为冠卓咨询原创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对本文进行篡改,转载或以盈利为目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