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约束理论与精益思想比较的原文在LEI的讨论区里发表后,立刻激起了全球精益圈朋友们的热烈讨论,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也许其中有些正是你想要说的,也有些刚好站在了你的反方。让av十大软件来看一看。
1 时间,TOC和精益
精益生产和TOC都关注降低成本(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同时,如果从时间(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的角度来说,这两者也是一样的,两者都强调缩短交付周期(提高整个组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这里有个前提假设,市场需求不是企业真正的约束,这样,公司可以通过减少投入市场所需时间及销售更多的产品(增加有效产出)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日本汽车免费看污的十大app商开发出及时生产方式(JIT),目的是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品种、小批量及波动的市场需求,av十大软件可以从这里看到基于时间的竞争理念(小乔治·斯托克,1998年7-8月,哈佛商业评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从TOC的角度来看,增加有效产出的目的可以通过减少免费看污的十大app的交付周期这个手段来实现。
近年来,企业界普遍致力于提高公司总体价值链对市场的响应能力,着手于实现更快的产品开发周期(例如,丰田公司新车设计的多项目并行十大污的软件),更短的采购周期,以及更有效的物流跟踪(使用新的IT工具),高效的送货/分销系统,以及更快速的服务。(很多公司也意识到,生产免费看污的十大app等上游活动的反应速度会被迟缓的下游活动拖后腿。)
使用时间作为实现竞争优势的武器(就像美国服装业体现的那样),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减少库存和运营费用,实现更低的成本
·?通过缩短产品生命周期,降低产品失败的风险
·?通过对客户偏好变化的快速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
2 TOC和精益思想
理解世界顶级的经营理念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各种不同理念体系认可的共同点,以及它们和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不一样的地方。精益和TOC是两个最好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不错的例子(需求流动技术,速度,等等)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可持续的实施过程中,av十大软件需要按照某一个体系的方法来实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v十大软件需要排斥其他的体系。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帮助人们改变那些已经成为本能的传统大批量免费看污的十大app的理念。破坏了其中的这个或那个体系,实际上会破坏av十大软件朝着其中任何一个方向实现革命性突破的潜力。
TOC的关键在于,与其说它是一个消除约束的系统,不如说它是一个十大污的软件约束的系统。一个真正有见识的组织非常清楚地知道组织的约束应该在哪里。约束永远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于你想把它定位在内部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还是外部(例如,市场)。真正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公司,会把约束当成一个阀门来控制,并且持续地促进价值的流动。
3 问题在于波动!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理论是互补的:只有消除了瓶颈才能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拉动系统,但是在不损害客户和股东的利益(增加有效产出或者优化价值流……这实际上又是一回事!)的前提下,怎么做才能立刻降低成本(或者库存或者运营费用)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av十大软件仍需要一定的库存,因为市场的需求是存在波动的。因此,你的缓冲库存将会大于1(TOC的缓冲概念),这看起来和精益的单件流有些不一样。
当你标准化了你所有的过程,并且使用了所有的持续改善工具,你就能实现零波动,这样,所有的缓冲库存都能达到1(单件流),此时,精益和TOC 就是完全一样的。
在我看来,TOC是用来逐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精益则是着手于公司想要实现的愿景,只要思维方式和目标足够清晰,具体使用什么工具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
4 相较于降低成本,TOC更倾向于增加销量,TOC的“鼓-缓冲-绳子”概念就是一个拉动系统
在此我想说明两点:
1.?文中提到两个体系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因为成本降低而实现利润提升。没有必要过于纠结具体的计算方式,TOC更倾向于增加销量,而不是降低成本。它关注的是帮助人们找到持续提高有效产出的杠杆点(政策或者物理上的约束)。
2.?在本文后面的邮件附件中,Stephen Corbett宣称,“TOC是建立在推动系统之上的。”现实的情况是,尽管TOC的架构与TPS不一样,但是TOC确实是一个变相的拉动系统。因为约束,或者说“鼓”,是基于需求而确立的,并被以“绳子”(信息传递)机制对系统的控制点施加影响,所以,工作在整个系统中是被拉动的,并且它的速率是与需求同步的。对战略性缓冲库存(注:设置在瓶颈环节前防止“断料”的库存)水平的不断调整,可以将库存控制在最低水平。
5 TOC和精益思想都关注整个组织
1?高德拉特将“增值行为”定义为将工厂推向“目标”的行为,这一点我很喜欢。av十大软件刚开始在BT做价值流图析的时候,很难确定哪些行为是增值的,哪些不是,尤其是员工直接和客户互动的情况。av十大软件后来发现,先清楚地定义好每个流程的具体“目标”,可以帮助av十大软件更容易地分辨每个行为是否是增值。
2?对我来说,“精益思想”和“目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把整个组织当作一个整体来优化,而不是只关注某些局部的优化。《目标》中提到的最大化有效产出的同时,最小化库存和运营费用的概念,很好地表达了这一主题。换言之,你必须同时跟踪所有三个衡量指标,而不能在优化某一个指标的同时对其它指标产生负面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在降低可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隐性成本的误区。
3?另外一个共同的主题是,非瓶颈的环节不用一直保持运行,把非瓶颈环节多余的人力资源解放出来,用于其他的用途。在《目标》的续集《绝不是靠运气》一书里面,高德拉特提到,非瓶颈环节的人力资源不应该作为冗余而存在,而是应该使用到其它的改善活动中去。这也和精益思想的理念完全一致。
?
6 TOC不是一个关注局部的改善方法
很高兴可以看到将TOC和精益进行比较的文章。根据我多年从事TOC和精益的经验,其中包括在丰田公司实践丰田生产方式,就这两者的对比提供一些我的观点。我认为,对这两者的一些要素,存在一些非常根本性的误解,必须予以澄清。否则,精益或者TOC的实施者,甚至是两部分人都会,迟早遇到问题。
首先,和前面的汇总表格里面所描述的完全相反的一点是,TOC绝对不是,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会是关注于局部改善的(至少在恰当的实践中)。
?
7 TOC将全局的改进和局部的行动进行调和,并且是和拉动系统兼容的
非常感谢本文的作者能够发表如此有用的文章。我非常认可文中总结部分所说的TOC和精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这些相同的地方比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要重要的多。与此同时,我也想指出两处我不认可的地方。
首先,文章作者认定TOC关注的是局部的行动,我必须指出,TOC抓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和全局的改进和局部的行动。TOC坚决主张,只有聚焦在真正的约束上,才能采取有效的局部行动,并进而提高整体的绩效。我认为,在汇总表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第二个我不认同的观点,来自文章后面的一条读者评论。Stephen Corbett认为,TOC是一个推动系统。我认为TOC更是一个拉动系统。不可否认,TOC主张在特定的地方设立缓冲(库存),从而确保瓶颈或者客户无需等待。但是,新的订单会为瓶颈拉来新的生产需求,相应地将所需的物料拉到系统里面来。我同意,这看起来比精益的看板方式要复杂,但本质上仍然是拉动。以我的经验,推动系统的运行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对每个SKU(库存单位)的需求预测(需要季节性地调整,当然),以及多次会议来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精准的库存记录,并实施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来容纳这些信息。也许是语意上的差别,但是我没有看到Corbett先生所表述的两者之间的相互抵触。
?
8 TOC和精益思想是相互排斥的
读完TOC和TPS的比较,我认为作者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TOC和精益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找出并消除浪费。精益关注使用拉动和流动来找出需要消除的问题,而TOC则使用广泛的分析,这两者并没有截然的不同。理论层面上看,两者没有根本的不同,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两者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关注点的不同,两者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存在根本性的差异。TOC利用瓶颈环节来驱动整个流程,而精益关注在拉动。实施TOC的企业中,其物料流要远比实施精益的企业中复杂得多。TOC是建立在推动系统的基础上的。TOC使用一个混合的物料需求计划(MRP),根据瓶颈环节能处理的速度,向整个生产系统中提供物料,推动物料在系统内流动。而另一方面,TPS是一个拉动系统,它将客户需求分解到系统中,并随时补充被客户提取掉的部分。这两个方法是互斥的,因此两种免费看污的十大app理念不可能结合在一起。
?
9 组织壁垒的改变:TOC和精益思想的另一个区别
非常棒!这篇短文对很多公司内部正在进行的争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同意作者的结论,TOC可以作为精益的一个工具,同时我也想提出一个另外的观点。TOC是一套用来十大污的软件生产流程的很有逻辑且很精确的工具。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认为,TOC可以在很少的人员参与下,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实施,例如缓冲库存已经被定义和实施,并且已经和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进行沟通。整个组织并不需要对TOC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相反地,TPS对精益的真正意义上的追求建立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有从传统的西方的思维模式到精益思想模式的转变。我认为,这是TOC和TPS的另一个区别。
?
10 高德拉特眼中的TOC和精益思想的一致性
下面的内容,是1999年3月24日艾利·高德拉特公开表述的,他认为的精益思想和约束理论的比较。高德拉特解释到,TOC侧重找出从哪里下手以及需要改变什么,精益侧重于如何改变。两者都能够提供如何引领变革的思路。
实际上,两者的知识架构都有着各自独特并相互促进的指导作用。精益强调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改进的做法,TOC则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思维)和过程工具(云/树),可以帮助精益获得更多的思路。在实际的工作中,av十大软件也是这样来运用这两个工具的。高德拉特能够亲自来平息这样一个困扰av十大软件多年的关于孰优孰劣的争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