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精益生产的“本土化”
精益生产思想属于四大创新技术群之一,理所当然地会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并不是所有推行该生产方式的企业都获得了成功,究其失败的原因则在于这些企业并没有对精益生产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只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没有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问题。因此要使精益生产“为我所用”,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推行,甚至在推行过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变动,真正实现精益生产的“本土化”。
技术部在建立知识型员工团队时,也曾遇到相同的问题。绩效考核在日本企业的十大污的软件体系中不被提倡,而在美国企业中却大行其道。这种情况下,是否将其纳入自己的十大污的软件体系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国企,在原有十大污的软件体制下工作的员工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工作量大幅增加,急需增加技术人员的工作负荷,如果仍采用以前的十大污的软件办法,这一点是无法实现的。绩效考核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开始时先是在部门内进行了短时间的试行,在经过实践证明有效,并逐步完善及制度化后,才被纳入了日常十大污的软件体系。
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激励措施的实施,技术部成功地将精益生产理念与知识型团队建设结合为一体。事实证明,团队经过改造,其工作量较以前成倍增长,许多过去遗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但是也应看到,精益生产的推行和知识型员工团队的建立绝不是一蹴而就或是一劳永逸的,在日常实施中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知识型团队的激励机制
精益生产强调根据员工的特点,建立学习型团队,创建以知识为核心,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因此技术部除了通过前面提到的项目负责制,按照项目大小给予项目组成员奖励外,还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
1.评选星级员工和星级处室
星级员工评选的目的是通过该种方式使绩效考核优良的员工获得一定的报酬奖励,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有的激励机制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即能够同时照顾到所有类型的员工,使具有不同专长的员工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才能。企业员工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思想活泼,一类沉稳踏实。技术部根据两类员工的特点,建立了“创新之星”和“劳动之星”的评选制度。顾名思义,“创新之星”面对的是第一类员工,鼓励创新求变,根据本月内员工完成项目的多少及项目的重要性来评选;“劳动之星”面对的则是第二类员工,鼓励出色的完成常规工作,根据绩效定量考核,奖励本月内工作量最大的员工。
精益生产讲究“团队工作法”,以共存共荣的团队激励模式,使员工在理念上达成共识,进而将团队工作推向前进。因此推行精益生产,必须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员工对团队和企业的信心。“处室之星”评选制度的推行就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该制度根据各处室完成的项目数量、工时数量等,每月评选一次“处室之星”,对获得该称号的处室,通过增加薪酬,使处室所有员工均获得一定的奖励。由于项目、工时等均是由处室中的单个个体来完成的,因此该制度的实行也从另一个侧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部分员工虽然对自己的表现好坏并不在意,但是对集体荣誉却比较看重,害怕自己拖集体的后腿,因此该制度的实行使这部分员工有了积极工作的外部动力,对他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2.推行例会制度,周计划周总结
精益生产的关键在于“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要求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简单地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能够积极地参与,起到辅助决策甚至决策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正常的沟通渠道,使每位员工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且正确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和实施。为此,技术部建立了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每周一或周五(由处室自己决定),各处室在主管的组织下召开例行工作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并做好下周工作计划。员工在会议上,可以对工作安排或方法提出建议,然后进行讨论,如果讨论通过,则可以付之于实际应用之中。现在,员工提出的建议,80%以上都能得到认可并实行。通过该制度的实行,员工增强了企业主人翁的意识,大大提高了主观能动性。由于方案是由员工自己提出,因此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实际操作更易上手,工作的完成速度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例会制度的长期坚持,员工建议的不断提出,满足了精益生产对于“持续改进”的要求。
3.工作日志制度坚持不懈
工作日志是一种沟通、交流、汇报、计划并存的特殊文体,在卡车公司技术部已存在了七年,每个承担项目的人员会在当晚将当日的工作形成日志,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各个有关人员的邮箱内,起到了沟通、交流、汇报、计划和督促的作用,工作日志制度坚持不懈,保证了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日清日结。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